news:
目前您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第三届“一带一路”高端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

浏览次数:1511  日期:2019-12-17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朱羿) 12月8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兰州大学主办联合举办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暨兰州大学第三届“一带一路”高端学术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1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与创新国别和区域间多元务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与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与节点国家热点问题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别和区域研究新需求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独有符号

  专家学者认为,由中国倡导、世界广泛参与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不断拓展,真正受益中国、惠及世界。中国前驻乌克兰大使姚培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纪大手笔,正在加速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同时也让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断受益,“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独有符号。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认为,“一带一路”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体现,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全球谋篇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战略平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要素是中国之变带来东西方格局的重心之变、全球治理的规则之变、崛起的中国与世界关系之变。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要形成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共识,二是建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制度安排,三是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五通”任务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四是深化粤港澳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国别和区域研究掀起一股热潮

  据了解,当前,高校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阶段。学术界对该研究的概论、理论和发展路径等讨论逐渐形成共识,高校及学术领域掀起了一股国别和区域研究热潮。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执行主任温冰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将国别和区域研究已确定为外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方向。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国别和区域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契合、与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进程相契合、与民族复兴进程相契合,能够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新的增长点,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动力强劲的新兴研究领域。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成汉平说,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一些国家和地区屡因时局变化、域外因素干扰以及自身动乱等充满了不确定性,更加需要研究人员能够敏锐、及时、快速、准确地预判未来局势的走向。

  针对于当前中国高校在国别和区域领域研究的偏科、缺科和同质化的问题,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认为,国别和区域研究一定要避免闭门造车,要与研究对象国建立紧密联系,尤其要加强人员的交往和人文交流;要“走出去”,用研究人员的双脚去丈量和感受“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变化。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gjgxx/gj_bwsf/201912/t20191217_5060614.shtml

访量累计3244867
版权所有:广州中兰大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许可证号:粤ICP备19077348号 电子地图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管理登陆
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中科院广州分院大院内(邮编:510070)